“新冠肺炎疫情為中醫藥‘雄起’注入了推動劑,抗疫效果舉世矚目,未來中醫藥國際化將大有可為?!苯?,加拿大安大略中醫學院院長吳濱江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作出上述判斷,但同時指出,海外法律限制仍是中醫藥“出?!钡淖畲笳系K,建議中醫藥在守正中創新,整合現代科技和產業金融資本等方面力量,謀求中醫藥事業更大發展。
中醫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經濟參考報》記者:當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中醫藥成為抗疫“中國方案”的一大特色。如何看待中醫藥智慧?
吳濱江:千年來中醫曾是主流醫學,承擔著包括外感傳染病(疫病)在內的各科治療。從歷史上看,疫情一直伴隨著中醫的成長、發展和完善,并成就了名醫、名著和學派。比如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葉天士、吳鞠通的溫病學派以及吳又可的《溫疫論》。
幾千年來,中醫積累了和外感(急性)傳染病作斗爭的豐富經驗?!吨袊卟∈疯b》記載,西漢以來的兩千多年里,中國先后發生過321次疫病流行,由于中醫的有效預防和治療,在有限的地域和時間內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像歐洲黑死病、西班牙大流感、全球鼠疫那樣的瘟疫大流行,中外抗擊疫病的歷史成效形成鮮明對照。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在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之時,中醫藥成功地開展救治。這次疫情給中醫大規模全程參與外感(急性)傳染病臨床治療和科學研究觀察,提供了百年難遇的機會。
西醫快速發展是在最近幾百年間,建立在解剖學(還原論)的基礎上,后因顯微鏡的發明,使微生物學有了長足發展,加深了對細菌和病毒的認識。西醫治療的目標是要殺死消滅它們,所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化學合成的西藥。如果疫苗研制不出來,只能從預防上下力氣,切斷傳染源,并被動地通過自身免疫力的提高而達到群體免疫的目的。
由于中西醫的形成和理論不同,治療的思路和方法也不同。中醫雖然沒有去分析(還原)病毒結構,但用整體觀的藏象理論等來分析,總結出戾氣(病毒)在人體發作的表現,及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并篩選出各發展期的有效方劑,治療重點不是對抗地殺死病毒,而是通過主動地增強自身免疫力(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目的。
新冠肺炎疫情顛覆了人們對中醫“慢郎中”的認知,即中醫可以治療急性病。事實上,數千年的中國,中醫是主流醫學,承擔著包括外感傳染病(疫病)在內的各科治療,臨床療效是檢驗醫學真理的金標準。流傳下來的名方和名著,是抗疫規律性的研究成果,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
先賢們留下的中醫藥智慧這一寶貴財富,使我們能在大疫來臨、疫苗或其它有效治療方法尚存空白之時,得以享用中醫治療的寶貴經驗。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為中醫藥“雄起”注入了推動劑,抗疫效果舉世矚目,未來中醫藥國際化將大有可為。
法律限制仍是中醫藥“出?!敝匾魬?/p>
《經濟參考報》記者:加拿大民眾對中醫藥的接受程度如何?
吳濱江:如今越來越多的加拿大民眾接受中醫藥。例如,2020年3月20日,加拿大安大略中醫學院在學習武漢中醫藥抗疫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多倫多比較寒冷的特點,自擬了預防疫病、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中藥處方,向大多倫多地區華人及當地居民免費贈送了免煎中藥顆粒1000副。雖然當天下著雨,人們還是絡繹不絕。
加拿大現已有五個主要省份實行了中醫針灸立法,涵蓋88%的總人口數。中醫針灸立法使中醫躋身于加拿大的醫療行業體系,促進了中醫醫療和教學的發展。多數的保險公司將中醫針灸納入其中,病人針灸后保險公司可視其具體投保情況而付費。中醫針灸立法后,私立中醫院校同公立大學享有同等待遇:本國學生可以申請政府資助的學生貸款,經加拿大聯邦移民部批準,加拿大安大略中醫學院還可以招收國際留學生。
海外中醫發展經歷了萌芽、發展、成熟三個主要階段。中醫針灸立法標志著所在國的中醫發展進入了成熟階段。自2013年始,加拿大同中國一樣,各中醫院校畢業生必須通過全聯邦注冊中醫師針灸師考試,才可以在加拿大各省中醫針灸管理局注冊后行醫。早年中醫針灸在海外是謀生的手段,現已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國家納入醫療立法管理,成為令人羨慕的有社會地位的醫療職業,也改變了人們的偏見。
《經濟參考報》記者:根據您在海外的觀察,中醫藥海外發展面臨哪些現實障礙?
吳濱江:結合我在海外中醫臨床和教學30年的工作經驗和觀察,我認為,最大的障礙主要是醫療法規限制,這也是海外中醫不可直接參加抗疫的癥結所在。
以加拿大安大略省為例,中醫針灸立法了,成為加國醫療體系的一部分。但是,并不允許用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這并不是對中醫的歧視,而是按照各醫療專業法規限制的要求執行。疫情期間,不僅中醫,包括西醫陣營的家庭醫生、物理治療師等也必須關門(一段時間),如果有新冠病人,必須轉介到專門的收治醫院。
雖然近半個世紀以來,中醫在海外有了長足的發展,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率先中醫針灸立法,但這些立法所在國的人們,對中醫針灸的認識,僅停留在治療疼痛及軟組織損傷,近幾十年才逐步認識和接受中醫針灸治療內、外、婦、兒科疾病。
由于所在國缺乏對中醫歷史的了解,海外中醫尚未具備突破治療(急性)傳染病限制的條件和法律的保障。
加拿大雖然有五個省份中醫針灸立法,但是只有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安大略省對中醫、針灸同時立法,分為注冊中醫師和注冊針灸師;而其它三省僅對針灸立法,只有注冊針灸師。美國的情況也類似,加利福尼亞州是中醫立法,單獨中醫考試,可以稱中醫師;其它州均是針灸立法,都要參加美國聯邦統一針灸考試(NCCA),只有注冊針灸師一個頭銜,不是醫生而是治療師。
一般而言,中醫在立法所在國的醫療體系中尚處于初級醫療保健的地位,而已立法的針灸屬于一種輔助的醫療方法。如果直接治療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中醫并不具備使用呼吸機等搶救設備的條件和法律保障。而在海外尚未中醫針灸立法的國家,中醫針灸醫療行為不受法律保護。
2020年4月初,因疫情嚴重,安大略省醫護人員短缺,在網上公開招募醫護人員做志愿者。由于中醫針灸已立法,屬于安大略省衛生系列第24個專業,比其它23個專業立法偏后,故列表在最后。既然是招募安大略省衛生系列專業,中醫針灸也必須在名單上有一席之地。
一時間,有輿論認為,加拿大中醫可以直接參與疫情治療。實際情況是,中醫師和針灸師被招募去做志愿者,并非去做中醫針灸的治療,而是去給西醫醫護人員“打下手”,比如做些護理工作等,這與我們要求用中醫藥針灸預防和治療疫情的預期相差甚遠。
因此,海外中醫人應該清醒地知道自己所處的地位:屬于初級醫療保健,并不是??频膫魅静♂t生。
盡管中醫藥介入海外疫情防控受到相關限制,海外中醫抗疫仍有可為之處,主要是在疫情的兩端,即前期預防和后期恢復,進行中醫干預,目前主要服務華人社區,重點是恢復期的康復治療。
中醫藥“出?!毙枵峡萍己唾Y本等方面力量
《經濟參考報》記者:后疫情時代海外中醫藥的發展要有哪些新思路?
吳濱江:對于中醫藥抗擊疫情的療效,仍有待加強傳播力度,在教育和宣傳方面下功夫,要將中醫成功抗疫的經驗用疫情國的語言廣為傳播,使疫情國上至醫療政策制定管理部門下至公眾都了解中醫藥的確切療效。
疫情加速了網絡教育和網絡醫療的發展。我曾在2015年發表的《21世紀中醫針灸國際發展十大趨勢與戰略思考》一文中指出,“隨著IT技術進一步發展,若干年后互聯網上不同語言即時翻譯轉換將更加成熟和實用,人們可在不同國家隨名師學中醫;隨著圖像識別技術的改進和穿戴式醫療設備的發展,互聯網中醫遠程診斷和治療將會逐步成為現實,尤其在中醫針灸治未病(亞健康)和長壽醫學方面,預測將會發揮出特殊作用?!?/p>
如今看來,上述趨勢都已在不同程度上化為現實。微信群、“云講堂”等線上的即時溝通工具,更便捷地提供了繼續教育的自由時間和空間。行“網絡”路,讀“群”中書,已成為海外中醫高層次的業務修行。幾年后不同語言機器人即時翻譯將逐步取代同譯人員,會成為國際交流的主要形式,并加速中醫國際化的進程,這些預測在疫情中和后疫情時代會加速實現。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不同的價值體系和醫學體系下實現中醫藥國際化,當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哪些?
吳濱江:中醫藥源起于中華民族的母體,現在走向了世界,會結合所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中醫藥,而貢獻于全世界。
以中醫藥針灸為例,在走向世界的國際化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的價值體系和醫學體系的碰撞和融合,其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多方面的。中醫藥針灸國際化發展需要關注如下十大趨勢:立法是所在國本行業成熟的重要標志;因立法迫使海外中醫人只能走“純中醫”的發展道路;中醫走向海外需要相應的如中藥劑型等方面改革;中醫藥針灸需要標準化的建設;海外中醫針灸隊伍要不斷優化;應該重視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要強調重視技術(手法)的傳承;教育與學習方式呈多元化發展;海外中醫的整合及金融風投會促進中醫針灸國際化發展。
中醫針灸國際化發展是典型的自由經濟,按各國保健醫療市場需求發展規律進行。針灸是先鋒,中醫藥逐漸跟進。
總體而言,中醫藥國際化已成為大趨勢,所帶來的挑戰也是多方面的。我們海內外的中醫藥工作者們,應該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整合現代科技、產業金融資本的力量,在守正中創新,為中醫國際化更大發展而奮斗。